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在知府和整个府衙绷紧神经调查真相时,李延宁正埋头苦读。他想明年进甲班,可他比别人进学晚了几个月,回来后还要忙着家里的生意,现在要迎头赶上不太容易。但他逼自己必须做到。

李延宁恢复以前天一亮就起床锻炼的习惯,李严也每天早起,李延宁便请他教自己一些功夫,还拉了李青鹤过来一起学。

李狻、李陆、李载、李烟见少爷和李严切磋,兴致勃勃地表示也想学。李延宁便让家里想学功夫的下人都来拜李严为师。这下家里的家丁全来了。

李严作为家里的护院,虽然总是被李延宁派去管理生意,但他没忘记自己的本职是护院,本就有训练下人家丁的责任,见大家都有心向学,便一道教了。

李烟见状给自己弟弟报了名。可他的弟弟只喜欢算学,无心练功,李烟恨铁不成钢道:“给你机会学傍身的功夫不学,我想学严大哥还不收呢!”

李延宁听了这话,看着嘴巴撅得能挂油壶的李烟,问道:“小烟这么想学功夫?学功夫很累的。你能坚持吗?”

李烟道:“只要能学,我不怕吃苦。”她可不想像以前一样被人欺负还毫无还手之力。

“好,那你就去学,我会让严大哥一视同仁,不会因为你是女孩子就对你放低要求,你要是坚持不下去可以不学。”

李烟欣喜,笑出两个醉人的小梨涡道:“好的少爷,我一定不让你失望。”

就这样,李严多了一个女弟子。起初他还不习惯,可少爷交代了,他只能一视同仁。

学了一段时间,他发现李狻、李陆、李载学得最快最认真。让他没想到的是李烟一个小姑娘学得不输男孩子,还特别能吃苦,练得更是刻苦。

秋高气爽之际,一辆马车正驶在金溪县的木轨道上,平稳的感觉让主仆二人很是新奇。

老仆道:“老爷,这木轨道果然名不虚传,真像飞起来一样。设计这路的人大才啊!”

被唤老爷的男子五十来岁的样子,掀开车帘看着窗外的风景道:“确实如此。”

老仆道:“要是华朝到处都是这种路就好了。”对于喜欢游山玩水的老爷来说,这平稳的路是天大的福音。

老爷捋捋胡子道:“总有那么一天的。”

“老爷,下一站咱们去哪里?”

“就去东临府吧。”

马车驶到东临府的地界时,主仆二人看到了恢弘大气的牌坊,上面写着“延宁路”三个字。前面居然还堵车了,不少人停下来参观这块牌坊。

老爷爱看热闹,主仆二人便下车去看,发现围观之人还有好几个是戴着帏帽的姑娘,指着牌坊上的少年说着什么,互相推搡着、笑闹着。

这是圣上的旌表,有大功劳之人才会建立。老爷端详牌坊上刻的故事,猜到这是那个叫李延宁的少年设计发明木轨道,获得圣上所赐的牌坊。

他听着身边的群众提起他就滔滔不绝全是夸赞,还说他家开的食肆非常好吃。

说到吃的,老爷问:“这李延宁家的食肆开在哪里?”

群众热情解答:“在东临府的长阳街巷尾,叫和兴食肆。”

“多谢。”

李延宁,又是发明脱谷机,又是设计木轨道,家里还是开食肆的,有意思。

老爷对老仆和车夫道:“咱们去和兴食肆吃饭。”

和兴食肆经常会更新菜品,很多时令蔬菜依据时间换。每次换菜名,就得教伙计背菜名。

这多麻烦,要是人人识字就好了。于是,李延宁便让家里的下人和铺子里的伙计都认些字,尤其是几个有能力的下人和伙计。

食肆的菜单上既有图也有字,不少聪明的伙计天天对着菜单,竟然认得出不少字。

李延宁得了启发,他没什么时间教,就在一些常用字上面画了简笔画。比如“鞋”字,就画了一双鞋,“菜”字就画一把菜,“田”字就画一块分成四份的田地……数字几就画几个圈。

用大张的纸贴在屋檐下,下人们路过就能学一点。李青鹤和叶柔认的字已经很多了,有时间也会教一教。

学的好的下人还能领奖金,没有人不积极。连叶柔身边的婆子都学得认真。李征和他的女儿学得尤为认真。

下人们从没见过这样的主人家,字都是有钱人才认得起的。他们何德何能认得起字?

少爷对他们说,认字读书才能明理,李家以后是要做书香世家的人家,作为李家人怎么能不识字呢?下人们都知道自己不能拖李家后腿。

在食肆里,李延宁鼓励伙计道,大伙认真识字,学习算数,学的好的能有机会提拔起来当管事,一展所学为李家效力。

和兴食肆给的工钱多,福利也好,还是轮班制,现在还有晋升机会,谁不想长久在食肆干下去?

因此李家兴起识字热潮。

那辆马车驶到长阳街门口,还堵车了。进入东临府,老爷便到处张望,看府城到了晚上还灯火通明,这么多百姓出来逛街吃饭,心情好得不得了。

他道:“咱们下车走过去吧。”

老仆到了和兴食肆门口才惊讶道:“哎呀,老爷,咱们到家了啊。”

老爷:“?”

老仆领着老爷往后走去,原来沈家的两个铺子就在这里啊!

老仆道:“太久没有来了,竟然都忘记了。”

沈老爷看着隔壁等候吃饭的百姓都排到门口了,道:“离这么近,咱们回家歇歇脚再来吃。”沈家在东临府有两家铺子,是他母亲的陪嫁,一直都是下人在管理。

等饭点过了,沈老爷领着老仆和车夫去和兴食肆,这会儿食客比刚刚少了一些。

沈老爷坐在大堂里,看着小二递上来的菜单,颇为好奇地翻看,开始点菜。

老仆环顾四周后道:“这食肆,真是处处透着巧思。”

沈老爷注意到有的伙计、小二在清闲的时候竟然在墙上书空?

他招呼一个小二过来问:“你这是在干嘛?”

小二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道:“小的在识字!”

居然真在识字,沈老爷夸赞小二有上进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