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图书迷 > 历史军事 > 大宋小商圣 > 第81章 绿帽者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“报告百户大人,此人名叫胡老三,是如月画舫的杂工……”

刘伦谨慎禀报。

其实,这些画舫的杂工有个众所周知的绰号——绿帽者!

这不仅是称号,他们在工作时都会佩戴象征性的绿头巾,这是规定。

大明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划分,像胡老三这样的贱籍之人,从事的也是底层职业,必须佩戴绿头巾。

当然,这一规定并非始于大明,而是源于元朝。

久而久之,加上心理因素,胡老三的眼神总是闪烁不定,略带鬼祟,并非刻意为之。

“好了,胡老三,不必下跪,站着说。若有重要情报,本官自会奖赏。”

陈铭直视胡老三,温和地说道。

这位锦衣卫百户的态度出乎胡老三的意料。

以往的经验中,官员们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,对他这类人都不屑一顾,哪像这位百户,正视他,平和交谈。

而且陈铭的神色丝毫没有官员对特殊行业人员的鄙视和嫌恶。

因此,胡老三心安些许,沉声道:“回禀百户大人,昨日刘伦让我留意近日是否有可疑人物,小的留意调查,发现两人颇为可疑。”

“哦?这么凑巧?”

陈铭闻言挑了挑眉,心中有所触动。

“我们如月画舫之前有位客人,身材魁梧,面目狰狞,已住了五六天,每日饮酒,却不听曲……我看那人模样,也不像是懂曲之人。”

“前晚亥时过后,此人外出约一个时辰,回来时还带回一人。”

“那人个子中等,瘦削,话不多,但小的偶尔听到几句,声音尖细,似女子……”

胡老三详尽地向陈铭叙述了近几日在画舫的见闻。

\"怎会有如此巧合?\"郑焕一边记录,一边疑惑地问。

\"老爷有所不知,小人供职的如月画舫在周庄是最大的,常有不愿入住客栈的客人在此歇脚过夜……\"

\"真是阴差阳错,你小子算是撞上了好运。\"刘伦在一旁插话。

\"郑焕,将笔录拿给胡老三过目,确认无误后让他签字,事毕给他二钱银子作为情报费。\"陈铭指示道。胡老三闻言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
夜幕降临,陈铭偕同子痴和郑焕来到\"如月\"画舫。陈铭装扮成贵公子,趾高气昂,子痴和郑焕则扮作豪爽的仆从,紧随其后。

\"公子,请进!\"胡老三见到手持折扇的陈铭,连忙殷勤相迎。

\"这位是京师来的陈公子,途经周庄,无事可做,特意来船上消遣,有什么推荐吗?\"郑焕率先发问,显然不是第一次涉足此类场所。

\"公子请先安坐,小的立刻安排!\"胡老三热情高亢,这是他的职业习惯,既要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,也要让船上的其他人知晓,有客来访,做好准备。

\"请几位貌美的歌女来唱曲,美酒佳肴,茶点蜜饯都备上,其他的就免了。\"郑焕以管家的姿态吩咐。子痴在旁频频点头,这样的安排既严谨又有面子,确实周到。

众人在二楼落座,老鸨带着几位十几岁的歌女上前供客人挑选。郑焕挑了两个最出众的,她们随即启唇轻唱。这里的画舫多为高雅之地,歌女们演唱的昆曲富有艺术性,而非通俗的小曲。

郑焕和子痴尚能欣赏,毕竟学识丰富,听得津津有味,还不时打着拍子附和。陈铭却感到头疼,尽管他对古代娱乐有所了解,但这昆曲的高雅艺术他并不精通。

对他来说,这还不如听些更通俗的曲子来得畅快。不过这话只能藏在心里,毕竟只是做做样子,于是他也模仿郑焕和子痴的样子应和着。然而,假装懂得和真的懂得终究不同,不久陈铭便感到尿急。

再听下去,陈铭恐怕会忍不住打盹。下到二楼,他在船上四处张望,主要还是要找到胡老三提到的两人。画舫不大,陈铭很快在底层一间客房外听到有人交谈。

\"恩人,我们必须尽快想个办法,离开这里才对!\"

粗糙的嗓音在黑暗中响起,\"我明白,但如今这等重大案件,外界必定风声鹤唳,你又能逃往何处?没瞧见周庄已有锦衣卫布防吗?\"

随即,一个尖锐的声音回应,让陈铭心头一震,那声音仿佛在哪里听过,虽非完全相同,却足够熟悉。

这声音与忠老哥和小太监张吉的腔调如出一辙,一听便知来自宫廷之内。陈铭心中暗喜,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之人,苍天不负苦心人!

正当他准备屏息静听更多信息,一阵轻微的\"咔嚓\"声突然响起。

\"谁在那里?\" 粗犷的声音低沉地质问。

陈铭心中一颤,意识到自己可能踢到了硬茬。还未开始侦查,就得提前启动逃跑计划了吗?

逃跑已成唯一选择,眼前这壮汉恐怕就是那位一刀致命的角色,自己恐怕无法与之抗衡。哎,轻敌了,大意失荆州!

思绪纷飞间,陈铭已迅速行动,几步疾驰离开底层船舱,跃至船头,再沿踏板奔向岸边。

回头望去,一名大汉持着闪烁寒光的单刀,正从船舱跃出。陈铭暗自嘀咕,这下恐怕真要完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