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二人跟着朱少爷走上小路,在一棵树下,正散放着些子茶壶茶杯。

旁边树影中,还站着个娇俏的小丫环。

朱少爷亲自洗了茶杯倒了茶水奉上,杜文秀接过喝了,连声夸好茶。

杜文婵接过茶时,不知怎的碰到了朱少爷捧杯的手,一时羞得低下了头。

杜文秀自是品不出茶的好坏,但却看这俩人眉眼来往甚是有趣。

“朱少爷仪表堂堂,一表人才,又将这土地打理的井井有条,想必家中定是有贤妻佐助,才能心无旁骛伺候这些庄稼哩。”

朱少爷忙道:“小可五年前曾娶妻,只是她当时年幼体弱,生子时难产,竟撒手去了。如今只我一人陪伴老父弱母,伺候庄稼罢了。”

原来是个鳏夫。

杜文秀暗想,杜文婵也偷偷打量了他几眼。

又说了些子闲话,这朱少爷倒是老实,不需人问,将自己家中事体说了不少,让杜文秀不禁怀疑这人别有用心。

至于那个别嘛,自看那眼睛不时往杜文婵脸上飘就知道了。

说的一时,杜文秀便说要回去,朱少爷忙开口挽留。

树荫里那小丫环却开口:“少爷,柳姨娘吩咐,若是水喝完了,就请少爷回家,这秋老虎也厉害哩,别再中了暑气,回去再累着她。”

杜文秀顿觉有趣,不由上下打量了那小丫环两眼。

那小丫环却是不惧人看,还狠狠盯了回来,打量了杜文秀二人一番。

看来这朱少爷在家似是好说话的很,这小丫环名为伺候,实是监工哩。

就是不知这柳姨娘是朱老爷的妾室,还是朱少爷的妾室了,不过到底是别家的事,杜文秀也只笑笑,便带着杜文婵离去了。

朱少爷看着两人背影渐行渐远,不由斥责道:“你这婢子,难道看不到客人在场,偏生说些讨人嫌的话。”

那丫环捂嘴轻笑道:“少爷可莫要埋怨我,若是方才我不出声,只怕回了家,柳姨娘还不知怎么折腾我,你又不是不知道她......”

想想家中性格泼辣的小妾,再对比方才神色温柔的杜文婵,朱少爷不由长叹了口气。

自从妻子早亡,父母着急为自己续弦,但是穷苦人家儿的他们瞧不上,不想委屈了自家儿子。

而同当户对的人家都忌讳他房中本是表妹的妾室,说他家不讲究,没规矩。

却极少有人知道,这表妹是打着探望怀孕表姐的旗号住了进来,趁他醉酒宿在书房爬上了床。

还把怀胎六个月的妻子气得早产,最后竟一尸两命。

而自己也成了鳏夫。

当日也曾打算将她打出去,却被母亲拦下,硬是让自己将她收为妾室。

妻子是母亲姐姐家的女儿,柳姨娘则是舅舅家的女儿。

两边儿都是亲戚,自己抵住压力,死活不愿将其扶正,却也挡不得她在家装腔作势,耀武扬威。

还打着关心自己的旗号管东管西,让人厌烦。

待回到家,换了家常穿的衣服,便叫丫环摆饭。

自从发妻死后,他便一个人吃饭,不与家人同坐。

朱老爷与妻子朱奶奶虽心中难受,却也无法。

朱奶奶知道自己让儿子为难了,可是弟媳到家中撒泼打滚,问自己以后还回不回娘家。

可恨自己懦弱,只得松了口让柳絮儿进了门。

却不知这女子进门后全然不似之前那般温柔可亲,动辄打骂仆妇,指桑骂槐。

两口子恨不得见面躲着她走。

自己儿子也更是常常泡在地里,将自己晒得黢黑。

偶尔提起远在异地做官的小儿子,却也不敢告诉他家中的情况。

一家人过得倒像是四家人的日子,朱奶奶提起来也是只拿着帕子抹眼泪。

又怪得谁来,不过是自作孽罢了。

朱少爷一餐也只需一荤一素一汤便可,平时厨房里都是备着,端上来倒是快。

只见房门打开,外面的天光照进来,一只穿着精致绣鞋的脚迈了进来,却正是朱少爷常避开的柳姨娘。

“表哥今日倒是回来得早,我正好下厨做了表哥爱吃的山药芙蓉羹,表哥尝尝。”

柳姨娘笑语盈盈,动作轻柔为朱少爷盛了一碗羹汤放在朱少爷面前。

一双眼波似水瞧着朱少爷,粉面桃腮,含羞带怯盯着他一动不动。

朱少爷这会子倒如同那戏文里唱的柳下惠一般,心中丝毫不起波澜。

“出去。”朱少爷看向柳姨娘,冷冷说道。

柳姨娘突的变了脸色,精心描绘过的娥眉蹙起,娇娇弱弱抽泣道:

“表哥,怎的如此薄情?好在你我还有一夜之欢,如何现在将我当仇人一般对待?”

“我们三个自小一起长大,妹妹她本就生的柔弱,生子乃是鬼门关,便是健壮的妇人也有出了意外的,如何偏要将这些推到我身上?”

朱少爷“腾”地站起身,大步走出门去。

只听得身后“嘭”地一声,柳姨娘竟是掀了桌子,盆碗碎裂当场,饭菜洒了一地,仆妇进来看到地上一片狼藉。

柳姨娘粉面含霜,冷然道:“让我不好过,便谁也别想好过。”

腰肢一扭,便自出去了。

众仆妇面面相觑,只得低头将这乱七八糟的屋子收拾好,只是不知出去的朱少爷还回不回来吃饭了。

今天的朱少爷却没有出门躲着去,而是到了父母院中。

朱老爷和朱奶奶刚吩咐了摆饭,见他来,竟一时有些惊慌。

“加一副碗筷。”朱少爷自吩咐仆妇刘妈妈。

刘妈妈偷眼瞧了瞧了朱奶奶,见她忙与自己使眼色,也不敢耽搁,赶紧重新拿了一双筷子布上。

朱老爷又吩咐添个菜,朱少爷说道:“不必了,我吃的不多。”

朱奶奶颇有些欣喜地看着朱少爷。

几年了,两母子再没有好好说过几回话,更别说朱少爷主动到她院子里来了。

“钧哥儿又黑了些。”朱奶奶有些不知说什么。

朱少爷名叫元信,字世钧,早年也曾进学,只不是考学的那块料,止步于秀才,也算是年少有为了。

朱家虽是乡下的地主,却有家财万贯,不过是一代又一代累积下来的。

朱家祖训,节俭度日,万不可露财于外。

所以,便是近亲,也不知朱家到底有多少钱财。

也怪不得朱奶奶的姐姐弟弟都要将自家女儿嫁到朱家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