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户部外。

一车又一车的现银被打开,白花花亮闪闪的影子在雪地里面显得更加耀眼。

“哇”

四周看到这一幕的百姓无不惊呼出声,这么多的银子,还是让人很震撼的。

很多人努力一生都挣不到其中一锭,因为这个一锭就是五十两。

“我滴个乖乖,这么多的钱是要干什么”

“听说,朝廷要收商税,这是大魏工坊运送来的商税,这还只是一部分呢,我刚才从后面过来,密密麻麻的车子,都拉着大箱子,”

“做生意这么赚钱的吗?”

“赚不赚钱俺不知道,但是俺知道大魏工坊给俺家提供了工作,不仅提供吃的,逢年过节还有其它的东西,这要个以前做工的地方,能准时发工钱就不错了”

“听说,家里有人在当兵的,大魏工坊还有优待呢”

“这个俺知道,俺们村李牛就去了什么海军,他老婆在工坊都当上官了,工坊有啥好事情也都是他们优先的”

“俺家那口子也去了,但是他晕船,没选上”

.......

随着时间的推移,看热闹的百姓也越来越多,热闹嘛,谁能不爱呢。

有了司嫱教过的算学,户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,虽然复杂,但是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
这里的动静太大,引起了不少商人的注意,或者说,那些商人一直在观望着。

要是别人交,他们也交,别人不交,他们凭什么交?

所以当交税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,商人就越来越多了。

无论什么事,都存在从众心理的人。

最开始盘点大魏工坊的税收的时候,众人还能理解,毕竟大魏工坊那么大的体量在哪里。

就算是交再多的钱,他们都是能理解的。

但是当一些小商人也押着一车车的银子来交税的时候,就有人不淡定了。

其中就有宁清和宁勤两兄弟,看到商人光是交税就交了那么多的钱。

两兄弟不淡定了,他们也想去经商,也想赚那么多的钱,他们甚至可以交更多的税。

但是他们没有本钱,现在大魏的售卖区域几乎都已经被划分完了。

就算没有被划分完,他们也出不起钱来购买售卖权。

随即两人漫无目的的走到了大魏工坊。

此时阮明华刚处理完税收的事情,就看到了两个人模狗样的小子走了过来,当即问道:“你们是什么人?怎么在大魏工坊鬼鬼祟祟的?”

“要是饿了就去前面领两个包子垫垫肚子,等工坊招工的时候再来参加面试”

宁清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,直接说道:“我们想要经商,但是没有本钱,不知不觉之间就走到了这里来了,我们这就离开”

说着,宁清就要带着弟弟宁勤离开。

阮明华喊道:“等等”

两人站住之后看向阮明华:“老丈,你还有什么事情吗?”

阮明华问道:“你们家是哪里的?”

“宁家庄”

“家里有田地啥的吗?”

“还有两亩田,老丈问这些干什么?”宁勤反问道。

“你们不是想要经商吗?你们把地契带来,我可以给你们一些货物,并且给你们指点一些可以销售的地方,等你们赚了钱之后再将田地赎回去”阮明华直接说道。

之前司嫱安排过,让他看情况培养一批新的商人出来。

可以给他们贷款是什么的。

两人就非常符合贷款的对象,想经商,还有抵押物。

如今正值冬季,有些地方其它商人看不上不想去,倒是可以让这两个小子跑去看看。

要是两人能吃苦,这一来一回,估计利润也不小。

宁清防备着阮明华问道:“你是什么人,那天地可是我们的命,不会拿来给你的”

倒是弟弟宁勤眼中有精光闪过。、

阮明华笑了笑:“我是大魏工坊的人,我叫阮明华,你们可以好好想想,要是还想经商,那就带着地契来工坊来找我,我给你们货物,总得有抵押物吧”

说完之后,阮明华作势转身返回,宁勤两兄弟对视一眼,随后宁清直接喊道:“地契就在我们身上,我们要经商”

大魏工坊会议室内。

阮明华将两人的地契收好之后说道:“你们就去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以前是有主人的,但是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。

这个时候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,你们去了之后可以迅速脱销自己的货物。

这一个冬季,只要你们有足够的毅力,多跑几趟。

估计开春之后,你们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拿下其中一个地方,你们如果吃不了苦,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”

“我们可以吃苦,货物装好之后我们就会出发”宁勤坚定的说道。

两人离开后,阮明华看着两人的背影感叹道:“要是我当初也能遇到一个伯乐多好啊,不用多走那么多的弯路,”

“不过现在也不错,”

.......

翌日。

朝天殿。

司午和司雍联觉站出来说道:“启禀父皇,儿臣你和三弟昨日一同回府的途中发现商人交税非常积极,所以儿臣觉得应该给商籍后人参加科举的资格,这样一来,众多商人肯定感恩父皇的恩德”

“而且也更加利于大魏选拔人才,更好的为大魏服务,为父皇服务”

司光贤挑眉,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系,这是他把坏人都做了,结果这两货跑出来把人情拿了啊。

关键是这件事他还没犯反驳。

随即司光贤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站在人群后方的张远。

“你们真的是这么想的?”司廷问道。

“是,儿臣经过苦思冥想之后,才决定系那个父皇谏言”司午‘如实’说道。

“陛下,微臣觉得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建议甚好,如今商人交税如此积极,大魏向来赏罚分明,此时不赏,何时才赏呢?”单文站出来说道。、

好像之前反对司光贤的不是他一样。

换了个人提意见,结果就不一样,有些人只是单纯地不想你好。

随后,世家派系的官员都纷纷开口附议,商籍后人允许参加科举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下来。

在有心人的推导下,很快全京城就都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