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图书迷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最后家里人实在是拿他没办法,就只能自我安慰,没准以后考上研究生出来工作更好呢。

而且在单位里,研究生也确实比本科生的职位更好安排一些。

但其实吧,考研这种事,如果一开始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上岸成功,等到踏上社会参加工作之后,再说上岸的事情,难度就太大了。

一开始王翰林刚辞职的时候,说的是要全职考研,但实际上就是家里蹲,把自己关在房间里。每天就是吃饭,睡觉,打游戏,偶尔摸了一下书。

整天灰头土脸的样子,家里人看他真的不顺眼。问他就说之前工作压力太大了,想调整放松一下再看书。

这一放松不要紧,就是好几个月过去了。

家里人本想着,他要是辞了职要能考上研究生倒也不错,以后出来考个公务员什么的也不比银行工作差。

可事与愿违,第一次考研失败了。家里人旁敲侧击问了他考研失败后的打算,最后王翰林选择了二战研究生,张岚表姑两口子拗不过儿子,没办法只能同意了。

但这也不是办法,总不能考不上就一直待在家里吧。后来,张岚表姑和王翰林好好聊了几次,给他下了最后通牒。希望他调整心态,如果二战再考不上就搬出去住,不准在家里啃老。

好在的二战的时候王翰林总算是挣了口气,到了后面也知道学习了,二战终于考研成功了。

之后就很顺利了,研究生的生活张岚听表姑说王翰林跟以往大不一样了,过年的时候说起王翰林要去进行公务员考试,然后现在就听到了好消息。

这也算是大器晚成,浪子回头了。放在当初第一次考研失败的时候,张岚去表姑家里看到王翰林的时候,真的觉得整个人以后差不多就废了。

有的时候不怕一个人外面欠了多少钱,欠了多少债,就那种整个人自己放弃了自己才是最让人无奈的。

挂了电话后,想着没什么事,张岚准备出门逛一逛。

表弟王翰林那边,微信上留言过之后张岚就不再操心了,用不着自己多说什么。

而且他们是来京都旅游的,如果不主动说来张岚这里,张岚自己是不会主动跟他说接人什么的。

刚准备出门,秦咏君从外边走了进来,看见张岚后开口道:“等下有事吗?”

“这会没事,怎么了?”

“我妈刚打了电话,等会我弟弟要来我们家里,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就等一会再走。”秦咏君解释道。

“哪个弟弟?崔闻歌?”看到秦咏君有些为难,张岚带着猜测的问了一句。

看到秦咏君点头,张岚无奈的说道:“别不是又来借钱找投资的吧?”

对于秦咏君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,张岚也是有些无语。不过更让张岚无奈的是秦咏君的解决态度。

在张岚看来,不管是什么样的人,只要能狠下心来,像崔闻歌这样的,十个有十个张岚都能把人给丢出门。

可秦咏君的处理态度完全和张岚想象的不一样,前后几次张岚知道的,秦咏君就给崔闻歌投资了好几次。

张岚有些不能理解秦咏君的态度,明明面对别的人和事都挺爽快的,怎么面对这么个弟弟这么优柔寡断。

之前秦咏君给张岚的解释是,她要给家族里其他人做一个样子,毕竟秦咏君现在一直有心要集成秦家的一些资源,这种情况之下,对于自家人的态度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对外印象。

张岚觉得完全没这个必要,的确,老爷子一辈子的人脉资源,最后手指头里流出来一点,等以后张岚的孩子们的路就会好走很多。

但这种立人设的行为,张岚着实有些看不上。

手上有锤子的张岚,现在做事最喜欢的就是拿锤子敲下去,不要去管什么矛盾是不是一团乱麻,有什么不平和钉子,能够一力降十会的时候,考虑那么多做什么。

借钱其实还好说,一点小钱给了也就给了,但后面逐渐的变本加厉,现在又开始游说要投资项目了,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给什么好脸色吗?

张岚想了想和秦咏君说道:“你确定要我帮你应付你弟弟吗?咱们先说好,到时候我下手太狠你可不要见怪。”

张岚可不会和秦咏君一样,找什么借口委宛的和她的弟弟说什么这不行那不行的大道理,不管多大年纪的人,有些时候道理说不通了,最方便的还是搞暴力。

言语从来没有行动来的有力,直接的诉诸行动就行了,一次不行就两次,打怕了也就不会再登门了。

猜出了张岚的打算,秦咏君忙开口说道:“你这个打他是不管用的,要是打他管用的话,我早就让人打了,他现在就跟滚刀肉差不多了。你就是找人教训他,反过来躺到医院里,还是找人过来要钱,到时候闹得更难看。”

张岚摆了摆手笑道:“你放心吧,我不会找人打他的,只要你说让我来,我保证给他一个大教训。”

比打人的方法更好的多了去了,张岚能保证让崔闻歌以后见了他就绕道走。

张岚的信心满满,让秦咏君想了想之后摇头说道:“那还是不用了,等会我和他说吧。”

秦咏君要自己解决,张岚也不再说什么。开口说道:“那要是不用我的话我就出门了,这段时间我准备看一下基金会的运转情况。钱投了这么多了,时间也过去几年了,不仔细的监督一段时间,这里面就该出事了。”

不管什么时候,都不要轻易的考验人心。尤其是从事慈善基金的工作,当失去了监督的时候,自然而然的就会出事。

张岚名下的基金会,从成立到现在差不多一直都是同一拨人在管理,监督的人也没怎么换过,这已经好几年了,如果没有自己人亲自监管一段时间的话,这些人一旦运转的时间久了,还都同一拨人,迟迟早早的会出事。

张岚现在忽然的动了心思,原因就是功德数字的涨幅开始放缓了,在张岚看病不多的情况下,基金会的运转是他获取功德的主要方式,一段时间能够收获多少功德,张岚心里还是有一个数字的。

你可以这段时间涨幅有点慢,这个很正常,但不能好几个月都是那么慢。